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咔嚓”一下发朋友圈;准备出门旅游,“咔嚓”一下把火车票发网上……身处读图时代、短视频时代,我们经常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生活放到网上与朋友们分享,然而有些不经意的操作,容易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风险很大哦!
“票都买好了,坐等回家啦!”前不久,郭女士发了一条朋友圈,并附上了一张火车票的照片。过了几天,她接到一个自称是铁路售票点打来的电话,告诉她购买的火车票身份验证出了问题,需重新验证。
郭女士按照对方说的步骤一步一步操作,当她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告诉对方后大发体育下载,电话立马就被挂断。随后她发现,自己网银里的2000元分两次被转走了。事后,门和铁路部门推断,郭女士很可能是因为朋友圈发的火车票没有打马赛克导致信息泄露,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晒自己的个人信息有风险,晒别人的当然也不行!去年,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隐私权纠纷,被告何某擅自在朋友圈公布仲裁调解书中他人身份信息、家庭住址等被法院依法认定为侵犯隐私权,判决其在朋友圈以文字形式发布公开道歉声明,还要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
事情是这样的,何某是某理发店的老板,雇佣倪某作为理发店店长。后来,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倪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双方以调解方式达成协议后,何某气不过,便将仲裁调解书第一页中倪某和另一申请人的身份信息拍照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结果泄愤不成反成了被告。
大家一定要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信息是越来越重要了。那么,关于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我们应该了解些什么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中明确,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第一百一十一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第十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第五条: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大发体育全站,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